上傳時間:2020-12-07 13:38:37 來源:本站 瀏覽: 次
2020年11月27日,四川省“融創課堂”教學研討會在成都高新新華學校舉行。本次研討會由四川教育報刊社主辦,成都高新區教育發展中心和四川省《融創課堂的理論與實踐研究》課題組協辦。會議以“‘融創課堂’的教學范式構建”為主題,多位教育專家學者、省內四十余所課題參研學校代表和教師濟濟一堂,共赴這場學術盛宴。
四川省教育廳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首席專家、成都大學教授周小山,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羅哲,成都市教科院課程教材研究中心主任岳剛德,電子科技大學附屬實驗小學副校長、特級教師李雪梅,四川教育報刊社副社長胥茜,成都高新區教育發展中心教育發展部部長劉繼紅、天府第四中學校長張顯國、《四川教育》副主編王建強等領導專家出席會議。
27日下午,我校語文教師伏利平老師圍繞融通式教學范式,執教群詩閱讀課《山水之間》。
伏利平老師通過“山水有清音”“山水有大美”“山水有深情”“山水有文脈”四個板塊推進課堂教學,通過群詩對比閱讀,引導學生抓住意象;通過想象畫面,引導學生體悟山水情節;通過文學鑒賞,引導學生理解“山水”所飽含的文化意蘊及精神內涵,融通文化與生活,提升學生的審美意識。
將天府四中“融創課堂”研究成果轉化為生動的教學案例,讓在場的專家和聽課教師近距離感受到了融創理念的落地落實。
四川省教育廳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首席專家、成都大學周小山教授指出,新時代,基礎教育的課堂教學改革已迫在眉睫,天府四中的課例體現了教師對于學情的精準把握,展現了課堂教學深度發展的方向,強調了語文融創課堂的美學價值。他表示,開放、多元、民主的課堂,就是融創課堂的未來走向。
我校教育研究院主任劉會寶老師以《走向融創的現代課堂——天府四中融創課堂的實踐探索》為題,從融創課堂的內涵與特征、融創課堂的實施路徑、融創課堂的實施策略、融創課堂的實施方式等方面向與會嘉賓作了匯報。他基于現代課堂的基本特征,梳理了天府四中積極探索走向融創的現代課堂的實踐成果,并對融創課堂實踐中存在的問題與未來的研究思考向大會作了分享。
一、融創課堂的內涵與特征
天府四中認為,課堂是文化的一種形式,文化的核心是價值,走向融創的現代課堂的核心價值是“為了生命的自由生長”。
二、融創課堂的實踐路徑
三、融創課堂的實施策略
四、融創課堂的實施方式
方式一:情境教學,讓課堂有情有義。
方式二:整合教學,讓課堂有顏有料。
方式三:實踐學習,讓課堂有研有味。
方式四:具身學習,讓課堂有聲有色。
他談到,天府四中將在專家的引領和指導下不懈努力,創新教育理念,順應教育形勢,回歸教育原點,通過“融創課堂”研究,用教學改革推進育人方式的變革,強調運用綜合、融通和系統的方法整體推進育人方式變革與重構,實現價值育人、統整育人、實踐育人、適性育人。
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四川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吳定初教授表示,融創課堂是在正確又有新意的理念指引下,扎實研究。天府四中的融創課堂探索與實踐是在五育融合的背景下改革當下的課堂教學研究,緊緊抓住了課堂教學,緊緊抓好了學生學習,牢牢抓實了學生能力的培養。
闖進課改“深水區”,開啟教學“新境界”。融創課堂,既是一種理念,又是實實在在的行動;融創課堂,既是一種挑戰,又是難得的發展機遇;天府四中將在“新三生”教育理念的引領下,聚焦課堂、研究課堂、變革課堂